欢迎来到辽宁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主页 > 新闻中心 >

索尼耳机被质疑未尽“危害后果”警示义务

时间:2025-05-09 13:34:41 来源:56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采平)湖北省武汉市的危害后果消费者刘女士花2300元购买了一副型号为WI-1000XM2的索尼耳机,充电时误将包装盒内配备的索尼示义飞机转接头当成充电插头使用,致使耳机爆炸起火,耳机将其儿子的被质右手烧伤。商家却认为这是危害后果消费者操作不当造成的,不愿担责。索尼示义记者调查发现,耳机因消费者错误使用飞机转接头给耳机充电,被质造成耳机损坏等事故并非个例,危害后果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飞机转接头的索尼示义用途。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提醒,耳机经营者对可能危及消费者人身安全的被质风险隐患要尽提醒告知义务。

消费者展示烧坏的危害后果耳机。吴采平/摄

飞机转接头上的索尼示义提示。吴采平/摄

事件

飞机转接头充电引发爆炸

2月17日下午,耳机刘女士在武汉市武昌区汉街美承店购买了一副WI-1000XM2索尼耳机,支付了2300元。当天晚上回家,刘女士的儿子用该耳机包装盒内配备的插头给耳机充电,没想到瞬间发生了爆炸,连响了5声爆炸声后,耳机又起了火。刘女士迅速断电后把火扑灭,但刘女士儿子右手的4个手指被烧伤,耳机也烧坏了。

事故发生后,刘女士与美承店联系,才知道索尼耳机包装盒内配备的插头不是耳机的充电插头,而是用于飞机上的耳机插头转接器(也称飞机转接头或飞行插头)。美承店认为,该事故属于消费者操作不当,全部责任在消费者,和他们没有关系,因为飞机转接头上贴了“请不要插入电源插座”的提醒。

2月18日,索尼厂家客服人员也表示,消费者的耳机不能维修,更不在保修范围内,消费者可以重新再买一个。索尼客服人员称,说明书对如何使用写得清清楚楚。

“买耳机的时候,美承店的工作人员打开索尼耳机的包装盒,现场让我们试听了耳机的音响效果,没有提示过任何充电的事情。而且耳机包装盒内只配备了一个插头,容易使人误认为是用来给耳机充电的。”刘女士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作为普通消费者,买耳机就是使用,耳机的操作也不复杂,我们的确没有从头到尾把说明书看完。但对这种可能发生危险,还能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商家在销售时就应该明确地提醒或者警示消费者。”

刘女士认为,此款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出事后,美承店和索尼厂家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无视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调查

多数消费者不知飞机转接头

2月23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致电美承店。该店刘店长表示,刘女士到该店购买索尼耳机时,工作人员加了刘女士的微信,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随时询问工作人员。事故发生后,该店也及时跟索尼厂家客服沟通过。对方表示,产品有详细的说明书,飞机转接头上也贴有提示,该事故纯属消费者操作不当,经销商和索尼厂家不承担责任。

记者在刘女士提供的索尼耳机飞机转接头上看到,该转接头的一面确实张贴有“请不要插入电源插座”的提示。该款索尼耳机的中文说明书对飞机转接头是这样介绍的:“本插头适配器设计为在飞机上使用。请勿将其连接到电源插座。”记者看到,该提示语的字体字号并没有特别突出。说明书中关于该产品充电的内容也没有进行特别提示,只是载明:“本机只可使用USB充电。充电要求电脑具有USB端口或USB交流电源适配器。”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在SONY吧发帖子吐槽类似事件的消费者不少。他们跟刘女士一样,因为错误使用了飞机转接头给索尼耳机充电,致使耳机被烧坏。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只有几个高端品牌的耳机包装盒内附带有飞机转接头,一般售价都在2000元以上。国内中低端的耳机产品都没有配置飞机转接头。

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消费者,只有1名消费者表示知道耳机飞机转接头,但并没有使用过。19名消费者表示没听说或不知道飞机转接头的用途。美承店的刘店长也证实,很多购买耳机的消费者都没有使用过飞机转接头。有消费者认为,索尼耳机在国内配备的飞机转接头实际用处并不多,却对消费者的使用造成了误导。

观点

对“危害后果”提示不到位

2月22日,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祥斌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作为经营者应当保证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这一点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有明确规定。对于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或服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且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该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该事件中,消费者购买的索尼耳机配备的飞机转接头上贴有“请不要插入电源插座”的提示语,但对于插入电源插座后所带来的危害后果以及正确使用该插头的方法,经营者并没有给予充分提示和说明,因此不能认为经营者完全履行了法律规定的提示和说明义务,对于由此给使用方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针对刘女士投诉反映的问题,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表示,人身安全权是消费者在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应该享有的最基本的首项权利,企业是守护消费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该消委会将对该事件进行调查核实,并对涉事企业进行约谈劝谕。湖北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使用电子产品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同时,经营者对可能危及消费者人身安全的风险隐患一定要尽到对消费者的充分提醒和告知义务。

责任编辑:24
Copyright © 2002-2017 辽宁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共促消费公平”——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  江西南昌:“洋中医”进修 “解锁”中医新技法  微视频《植树时节》主题歌  “共促消费公平”——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  黄金首饰价格千变 优惠背后暗藏玄机  极光之夜·大学生微电影嘉年华将在合肥举办  国家医保局:及时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  “南三集粹”未退费就关店  四川省消委会为充值会员讨说法  工信部查处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行为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新春走基层|标准让果农生活更甜蜜  乌镇“戏剧时间轴”:进入下一个十年  婚介公司为女子介绍已婚男士 法院判决退还2万余元服务费  七部门倡议优先选用安徽茶  海棠花开,到恭王府赴一场雅集  青云智上 AI新视界  怎样判断是不是文物?哪些文物不允许携带出境?一文Get  黄金首饰价格千变 优惠背后暗藏玄机  上海市场主体突破318万户  中国消费者协会升级“企业售后服务查验宝” 帮消费者避开钟表黑维修  号称“预防近视” 酸奶广告如此宣传涉嫌违法  20余人银行卡在境外被盗刷 原来是刷卡促销惹的祸  梁保华:30年不忘初心的基层消费维权“活雷锋”  海棠花开,到恭王府赴一场雅集  城湖共生的生态实践——看大湖治理巢湖答卷  桂琼粤闽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共享  辽宁举办首期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班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  “1000万消费保障”无从查证 微拍堂涉嫌虚假承诺  “百村记录计划”展现乡村振兴历程  舞剧《大足石刻》亮相:传统文化为青年舞者注入力量  聚焦“她”样精彩,法语活动月华南地区开幕  两幅《清明上河图》有何不同  婚介公司为女子介绍已婚男士 法院判决退还2万余元服务费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  老外不远万里来“取经”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谈出圈密码  天坛 除了祭天还有这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非法客运被罚款20万元 上海交通、公安两部门约谈“货拉拉”  怎样判断是不是文物?哪些文物不允许携带出境?一文Get  有得花、有得耍、有得吃,“三月三”展新颜!多彩民俗焕发澎湃活力  网络中国节·清明  圩美·磨滩:小村庄里的大变化  号称“预防近视” 酸奶广告如此宣传涉嫌违法  保险护航 安心“种粮”  聚焦整治过度包装与天价月饼  “红”茶馆里话新春  “竹”载黄河文明的密码  有得花、有得耍、有得吃,“三月三”展新颜!多彩民俗焕发澎湃活力  桂琼粤闽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共享  犁田歌声画中来——古画里的春耕